超市如何做好生鲜管理
生鲜商品是顾客购买频率最高,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商品。顾客往往会把超市是否经营高质量的生鲜商品作为选择购物场所的重要标准。因此,超市生鲜区是超市的经营命脉。超市生鲜能否经营好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生鲜商品的品质与鲜度管理
目前,超市生鲜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于传统的农贸市场,尤其在生鲜商品的价格上,超市生鲜区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但消费者对购物环境和生鲜品质量保证的要求明显提高,而且食品安全也日益为消费者所关注。因此,如何长时间保持生鲜商品的鲜度和品质,就成为顾客放心购买的关键。由于生鲜商品受季节、天气与产地的影响较大,订货要掌握“货品齐全、不能缺货”又要“质量好、鲜度足”。要做到这一点,卖场生鲜主管必须掌握各商品的生产季节、产地、保鲜方法、收货标准、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建立严格的验收和储藏、保鲜制度。同时生鲜主管必须做到每日不少于30%的抽检,并在订单上签名确认,以形成相互监督的控制链。
二、完善的商品结构
确定商品结构的原则,以卖场面积为依据,以商品属性为基础,以同业态选择与市场定位为指导,同时兼顾顾客消费层次及消费习惯。商品组合是商品结构的核心,生鲜商品组合有敏感性商品、季节性商品、一般性商品、地区性商品。各类的搭配要做到连带关系、功能延伸、促进销售、捆绑结合。某一类商品的选择标准是:销量大、毛利高、周转快、敏感度强。在售卖过程中,一线人员要积极和顾客沟通,及时将了解到的情况向进货主管反馈,以引进特色生鲜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并且促进生鲜的结构调整。
三、有竞争力的价格与准确的市场调查
生鲜商品基本定价策略是:促销商品、敏感性商品、季节性商品价格不高于竞争对手,因此超市要针对区域消费群体的消费构成、收入状况、日常消费习惯和购物方式等进行合理、灵活定价。生鲜商品价格的调查,主要将周边农贸批发市场的价格波动作为参考,超市应提前把握生鲜经营市场状况,以挖掘并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和差异化卖点作为市调和经营的最终目标。
生鲜经营是目前超市经营的热点,也是超市重要的集客手段,生鲜商品的管理反映出整个超市的经营管理水平,只有把这个经营重点做到位,超市经营才有出路。
(安全督查服务室 盖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