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冉来自菏泽,专科毕业后便和相识两年的男友结了婚。老公来自四川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幼丧母,家境贫寒,初中没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婚后,两人东拼西凑在城里贷款买了房。不知不觉中已携手走过七年,和大多数夫妻一样,他们也经历过磕磕绊绊、吵吵闹闹,经济的压力和生活的无奈使得两人感情日趋淡薄。这些年来,小冉发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全不同,无论是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上,亦或是思想认知等方面总是意见不一致。小冉思维逻辑清晰,大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张口就来,老公在她面前确实显得逊色不少,而且两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一想到要和一个三观不合的人过一辈子,小冉便对以后的生活丧失了信心。
慢慢地,她越来越觉得婚姻讲求门当户对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初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他呢?”小冉在心里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一般来说,男女双方无论是从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还是人生价值观等方面都比较接近,趣味相投才能够走到一起,才能走得长久。但他们两个人各方面相差悬殊这么大为什么也能走到一起呢?从另一方面讲,只要双方能够走到一起都是“门当户对”。原因很简单:既然自己会选择“低层次”的另一半,那就说明对方身上肯定有一个“闪光点”,而这个“闪光点”正是自己所看重的,且会有意无意地把它放大,从而会看淡或是直接忽略自己想要对方拥有的其它品质;而自己本身也存在某一方面的“致命”缺点,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缺点蒙蔽自己的双眼,把自身整体认知水平拉低了,才会在选择另一半时出现严重偏差。
小冉回忆着:当初自己之所以会选择“低层次”男友,大都是因为自己从小性格自卑、缺乏自信所导致的。归根结底这是一种爱的缺失。她要求未来老公在各方面都略低她一等,这样她才会有优越感,有种高高在上、被在乎的感觉。形成如此性格,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冉的父亲。虽说父爱如山,可她的父亲却是一个不爱表达、木讷的父亲,在小冉成长的过程中,父女之间缺少交流,导致小冉缺乏父爱。客观地讲,这是家庭成长环境将小冉囿于窄巷。
好在小冉认识到了这一点,她不会再去钻牛角尖,不会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她想:婚姻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大抵也如此,是否门当户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既然人生没有回头路,那么就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迎接那耀眼的光芒!
(高新店 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