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温成了天气的主旋律。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悄悄改变:喜欢进有冷气的店铺购物,更愿意在早晚出门,对冷饮、水果等消暑降温的物品需求增加,开始大量采购防晒消暑类用品……
有变化,有需求,就有商机。抓住商机,要求商家因时而变。
一要及时掌握消费动向,根据顾客的消费需求组织货源,向顾客提供物美价谦的商品。如:一进超市入口,饮料按照种类、品牌、口味等进行大面积的陈列和展示 ,从感官上刺激顾客的购买欲。醒目的促销牌、巨大的广告海报,既能吸引顾客注意力,又能打动顾客的心,让其购物时感到贴心、舒适。
二要摸透顾客的消费心理。夏天逛店“蹭凉”的顾客增多,摸清这些顾客在哪个年龄段,他们心里想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例如,每次活动必做的特价鸡蛋就吸引了一大批中老年人在超市排队,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商品的销售。同样,蔬菜水果销售区也顾客密集,各种新鲜果蔬琳琅满目,称重台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酒水冷冻区,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制品、矿泉水、冰淇淋、啤酒等占据了各卖场的显要位置,卖场中饮料冷藏柜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此外,夏季必备的小电器、凉席、泳衣、杀虫防蚊用品、防晒用品等也成了超市的促销热点,同时还可以趁机扩大促销范围,让脸盆、拖鞋、电池、毛巾等日用百货也搭上了夏日促销的“顺风车”。
三要确保管理、服务到位。既要通过提高营业收入“开源”,又要通过降低损耗“节流”。而“开源”要求提高服务水平,让顾客购物更加便捷;“节流”则要求加强管理,减少因盗窃、“孤儿商品”等带来的损耗。
超市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加大了促销力度,无非是想刺激消费。但要想让顾客多掏钱,一些配套服务工作还要跟上。如,夏天喜欢喝冰镇饮料的顾客增多,饮料柜中摆放的饮料销售速度很快,如果工作人员不及时查看和补货,很容易出现断货或饮料不够冷的现象,影响销售。
除了货物维护外,卖场各项设施的清洁问题也值得关注。随着客流量的增多,生鲜区通道特别容易脏乱、卖场入口处的购物车、购物篮内常有前面顾客丢弃的促销海报等垃圾,一些购物车的扶手或购物篮的提手摸上去比较油腻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外,夏季进超市闲逛的顾客增多,由于促销力度较大,导致“孤儿商品”(顾客选择后在结账前又抛弃的商品)的数量有所增加。由于被顾客抛弃的雪糕、速冻食品等较容易融化,易污染周围的商品,超市要及时处理,才能降低损耗,避免影响其他顾客购物。
季节变换,消费需求也跟着改变。商家只有因时而变,研究透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抓好筹备货源、组织促销、管理服务等环节,才能更好地抓住商机,提高效益。
(东方店 尹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