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变化莫测,商业流通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需不断提升产品毛利,一是提升销售单价,二是降低采购成本。从经营实际来看,降低采购成本操作性更强。那么,应该如何管控采购成本呢?
第一,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通过岗位职责分工、授权审批范围、信息传递管控、实物管控等诸多方面,建立采购业务操作规范,让人员明确干什么、谁来干、何时干、怎么干等一系列问题。总之就是一句话,业务开展规矩先行。
第二,市调比价,管控采购价格。结合采购业务规模,充分做好市场行情调查,建立采购价格市场机制,多种方式(招标、询比价等)并举,确定合理采购价格。如:公司各类大型采购,由物业部牵头做好市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合理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
第三,建立供应商管理机制。这一机制,强调一个“活”字,即供应商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供应商准入设立完整的评级指标(企业资质、产品质量、服务情况等),选取最优供应商。供应商准入后要严格遵守考核机制,通过综合考核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考评,作为是否合作的重要因素。最后,还要优化完善供应商退出机制,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执行退出,维护良好的商品供应环境,更强化了供应商不断竞争的意识。
第四,选择最优采购量,集中采购。通过加强库存管理,确立最优库存量,减少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最优采购批量,按照固定时间段或者固定数量采用集中方式统一采购,以量议价,取得最优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第五,创新采购方式,线上线下方式融合。互联网时代,许多商品网络采购价格远远低于线下实体采购价。采购人员应该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改变传统的线下集中采购模式,尝试探索线上采购,按照商品属性不同,对线上、线下采购价格进行多方对比,从而筛选出不同商品的最佳采购渠道和方式,达到降低采购价格的目的。
以物料库商品采购为例,2024年采购小组工作较以往有一定的变化:一是业务开展,规矩先行。2024年上半年采购小组成员集中梳理公司各类采购业务,制定完善了各类采购流程,确保业务开展有了依据;二是强化市调比价,降低采购单价。1月份,采购小组对物料库商品开展考察比价,通过价格比对选取最优供应商。在此过程中,改变以往采购厂家固定的模式,扩大市调范围,不在局限单一固定供应商,强化了采购市场化、供应商竞争化;三是严把库存管理,按季度集中采购商品。耗材物料库由信息部统一管理,严格把控日常领用和库存量,24年耗材物料库同比降低费用48.47%,效果显著;四是开展部分商品线上价格问询,通过线上、线下价格比对,选择合适采购方式。
总而言之,企业采购成本管控,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市场化价格问询,规范的供应商体系管理和采购方式的转变。当然,更离不开采购人员的努力和付出,毕竟人是第一生产力,这需要我们不断转变思维,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专业能力,惟有机制和人的统一,方能实现降本增效。
(总经理办公室 郭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