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商平台的冲击,传统的线下超市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受众客户和业务范围进一步萎缩。电商互联网平台的过度发展已经引起社会的担忧,以至于部分人士甚至提出了“关闭电商,回归线下”的观点。
但鉴于现在的市场发展趋势,这个想法很难实现。作为传统实体超市,我们只能改变经营策略,主动应战。以下是几点建议:
1.保证商品质新价优。
现代社会,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使得高品质生活成为人们的重要追求,新鲜也代替价廉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第一要素。而价格要素也并没有失去它对于消费者的巨大影响力,在同等新鲜度和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加优惠的一方必然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实体商超不能盲目与电商平台搞价格竞争,而应更加注重在“质新”上下功夫。在这一方面,实体商超的竞争优势仍旧是电商平台目前所不能及的。
临期商品及时调价或随活动赠送,过期商品坚决及时下架。临期商品做活动价格处理,一方面是减少损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商品流动起来,保证卖场的正常运营以及卖场整体的新鲜度。绝对不能因为临期商品处理不及时,给顾客留下坏印象,形成负面的口碑,影响超市本身的运营。
2.根据市场规律,掌握消费者心理,积极采购适销对路的商品,开拓新的销售热点,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市场更偏向于买方市场,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得消费者掌握到更多的产品信息,选择权变大,一个新爆品的出现往往就意味着一轮淘汰。表面上看,不过只是一个商品的缺失和一波红利的损失;实际上,不仅是失去了市场先机,更是经营步伐的落后。人有我有,更要人有我优。这强调的是在商品资源同等的情况下,要拥有独特的竞争点或者优势点(例如,更优惠的价格、更高的质量、更好的服务、更大的活动力度……),以此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只有优于竞争对手,才能有够被消费者优先选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积极采购适销对路的商品,更要走在市场前沿,做开拓新的销售热点的领头人。
3.多开展促销活动,加大超市卖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首先要为人知才能为人选,影响力和知名度越大,受众消费群体越广,超市门店的客流量也就越多。要利用好当前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性,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和促销活动扩大超市的辐射范围,拓展消费客群,不断进行宣传促销,逐步形成口碑效应,良性循坏,给超市门店带来更多活力和购买力。
4.抓好卖场员工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增强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服务也是一种销售。服务带来的价值往往会被忽略,但是这又恰恰是实体超市最能够给顾客带来不一样消费体验的一个方面。服务或许不能够直接产生利润,但好的服务能够为产品增值,能够帮助超市门店赢得消费者的心,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提高门店销量。
我相信,实体超市的未来发展之路依旧会是漫长的,但也是值得期待和作为的。
(民生店 高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