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运营中,生鲜上货与货架上货有着明显区别,这直接关乎门店的日常运营效率与顾客的购物体验。
生鲜上货极具紧迫性与集中性。生鲜配送多集中在开店前,短时间内要处理大批货物,全员出动、分工协作是常态。生鲜产品的新鲜度是生命线,工作人员必须争分夺秒,迅速把蔬果、肉类摆上货架。且早上开门顾客流量大,这就要求生鲜上货要快,注重排面的丰富感和整齐感,打造整体的量感给顾客以视觉上的冲击,也便于顾客挑选。售卖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货架商品售卖情况,及时做好补货和陈列管理。一旦上货拖沓,出现有库存情况下空货架的现象,一方面会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易导致蔬果失水发蔫、肉类色泽暗沉,使商品品质下降,销售就会大打折扣。称重环节也是生鲜区的特殊之处。顾客挑好生鲜随时可能要求称重计价,所以称重区时刻不能离人;工作人员要熟练操作称重设备,解答顾客疑问,维持排队秩序,提高称重效率。
相较之下,货架上货则从容许多,补货节奏较缓。日常消费品、包装食品保质期长,少量缺货不会立刻影响销售。即便货架出现空位,店员可趁着顾客较少时段,从容补货、调整陈列。并且,多数货架商品自带条码,顾客自助扫码结账愈发普及,店员无需全程紧盯,节省人力的同时,也给补货安排留出了弹性时间。
简言之,生鲜上货是与时间赛跑的紧张任务,关乎品质、效率;货架上货则灵活有序,按销售节奏适时补给即可。
(高新店 王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