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何提升经营效益是企业经营者永恒的话题。目前,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必须开源节流才能提升竞争力。2011年,公司把“开源节流”列为年度工作重点,是时势所趋,也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举措。从经营角度上分析,开流节流,就是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减少内耗,杜绝不必要的开支。下面就企业应如何“开源节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采购管理职能,合理控制采购成本
采购是企业控制运营成本的首要环节,关系到产品成本的源头控制,决定着商品的适销与否,所以要不断探索、健全、优化采购管理制度,要实行全面采购管理。一方面采购人员应了解市场行情,增强与供货商交流与合作,在维护现有供货商的同时,多开发新的供货商,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供应商对企业的忠诚度。采购时,要做到“货比三家”,并关注整个采购流程中涉及成本的环节,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另一方面,要培养“砍价能手”,要提升采购人员对市场的敏感度,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加快库存周转速度,合理控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率。要尽快使采购管理流程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对商品采购的管理控制,争取更多的获利空间。同时,强化采购人员的“阳光采购”、“及时采购”等能力素质的要求,杜绝暗箱操作。
二、优化营销管理模式,增进与客户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要学会创新销售、走动式管理,学会用多种方法去接近和拉住经销商和终端客户群体。如:通过经销商年会,评选“最佳合作”客户、“最佳业绩”客户等奖项;每逢传统节日,给客户一个温馨的节日慰问;不定期上门拜访客户;组织与客户联谊等。一是增进客我情感交流;二是让客户及时了解公司近况,树立信心;三是让我们更了解客户的经营运作实况,为下一步提供服务与指导其经营提供可能。俗话说得好“会说话好办事”,往往费用只有几毛钱的一个电话就可以拴住客户的心。很明显,这是一件低成本高回报的事!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在合理费用前提下获取订单是其能力水平的最有说服力的元素。企业为取得销售的成功,不仅需要以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向市场提供适当的产品,而且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促进产品的销售。
三、延伸财务管理职能,促进管理提升
现代企业管理对财务部门的要求不仅仅是处理帐务、成本核算,还要为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和服务支持。为有效控制成本,公司应全面推动预算管理,要结合实际,合理地做好年度费用预算,财务部门应提供各种费用的控制比例,每月组织经营分析会,通报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偏差,以引起各部门对费用支出数据的关注。同时,也为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合理控制费用支出。
四、加强人力成本和办公成本管理
适当的人员精减,不但可以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气势和效率,一举两得。同时必须对现有部门的所有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根据部门的职能划分、工作量和公司发展对人员的要求分析究竟需要多少编制,真正实现“少增员,多增效”。采用中肯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在办公设备/用品管理方面,坚持几个原则:一,能不买则不买。不是非用不可的物品,可以凑合使用的,就不买。二,不急于淘汰旧设备和电器。要想办法让这些“老马”再多服役几年。比如电脑可以升级使用,配上加速板就能运行新的、更高级的软件。三、减少纸张或电脑耗材的使用,推进“低碳”办公。
开源节流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概念,不应停留在口号上,而要体现为切实的行动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利润,小行为,大收益。这一项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的责任,公司全体员工本身就是一个“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作为企业的一分子,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应该以此为己责,自觉接受公司的各项考核和监督,想方设法为降低成本,增大效益出谋献策、尽职尽责。
(超市物业部 焦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