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务部 孙华丽
第一次看《奋斗》是大二,第二次竟然是毕业之后了。也许是和剧中人物一样经历了毕业、找工作和同学们的分离,再次看这部电视剧已有另一番感悟:为自己的事业日夜兼程,总想着出人头地,执着、浪漫、现实,带着眼镜,穿着牛仔,奔波着、迷茫着、奋斗着,这就是80后的生活。
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看似时髦的专业也相对滞后,这个社会所剩的机会好像越来越不需要专业对口,而现在的大学生,个个踌躇满志,豪情满怀,但现实与梦想碰到一块,却变成了生活的烦恼。然而生活不允许你有半刻的停歇,梦想也不允许你放慢脚步,于是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与冷酷。
服装学院的高材生夏琳为了生计而走台献媚,个性张扬的华子也只能从发廊、蛋糕店起步,家庭背景相对较好的米莱、陆涛也是在家人的加倍“呵护”下才慢慢走近梦想,难怪顺水顺风的天才陆涛也总是发起这样的感叹:我焦虑,我很焦虑,我非常焦虑……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需要创造的,好在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夏琳的坚持,华子的坚韧,陆涛的执着,向南的平淡是真,都在向我们诠释:酸甜苦辣才是生活真正的味道。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去拼搏,需要你去奋斗,他们没有放弃,所以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站得住,走得实,所以这个社会也就接纳了他们,成就了他们。
如果说“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价值观念是他们追求事业成功的动力,那么对朋友的手足之情和对父母的恩情则是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源泉,不可否认,这两种情感在这代人身上留有深刻的烙印。
很多人对80后不理解,说我们叛逆、另类、不顺合时代的节拍,可事实并非如此。正是《奋斗》让不理解80后的人再一次近距离走近了80后的生活。人们都说石康的《奋斗》是一部50后的编剧、60后的导演加70后的演员演绎的一群80后的故事,这就说明已经有很多不同时代的人开始了解我们这一代――自信、洒脱、真诚、努力……
奋斗的80后还是蛮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