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 或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 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校门口

当前位置:首页 > 丰华报详情 >
2017-11-14
点击
       女儿读高三了,住校,偶尔回家。于是就有了间隔几天给孩子送东西,和来来回回的接送。校门口自然就成了家长和孩子交集的一个舞台。
  每次看到女儿拖着拉杆箱匆匆道别,头也不回地走进校园,我就会感到还有些话没对孩子讲,可孩子长大了,那些话也只能咽回去。送孩子归校,通常在前一天的晚上,夜幕下,看到有家长正抱着晒过的被褥或提着一大袋沉甸甸的水果,在校门口和保安交涉着,想帮着孩子送进去。那日有个男生,人已经消失在了校园的夜色中,而他的父亲,还在踮着脚从校门口一侧水泥墙上的铁栏杆外眺望着孩子走去的方向,满脸的愁绪和不安,只是不知那熊孩子可曾回头看一眼焦虑的父亲,可否给父亲一个安慰的笑脸。还有个帅气阳光的男生,刚迈进校园,又折回门口,对刚刚转身要离去的妈妈说:妈妈,你开车慢点啊。当妈的回过头来笑着回答:放心吧,儿子。被儿子关心的妈妈满脸洋溢着幸福。
  一次刚刚考过试后的晚上,我驱车去接孩子。学生们熙熙攘攘地走出校园,一个高挑的女孩飞奔出来,扑在等候在那里的妈妈怀中,不顾身边走过的同学看到,就嘤嘤地哭了起来。那妈妈抚着女儿长长的秀发,轻轻地回应着,而所有在门口等候的家长和走出的老师、学生,都那么善意地装作无视地走过,其时大家都懂的,此时妈妈就是这世界上最好的安慰。
  偶尔地女儿想回家的晚上,来到校门口,许多走读孩子的家长都已经等候在那里了,寒冬也不例外,接送孩子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等得久了,就会有家长自发地聚在一起,交流着家里有个高中孩子的心得。有人点头,有人叹息,不争气的孩子的家长还不忘骂上一句解恨的话。或许感悟相似,这时,聚拢的人也会逐渐增多,直到有孩子走出来,大家就散去各接自家孩子。感慨一对父女,女儿走出校门,看到不远处等候的父亲,欣喜地挥着手快步走向父亲:老爸,这么快就回来了。父亲说:不放心你,这不是忙完就赶回来了。接到女儿,也许是有些日子没见了,父亲亲切地把手搭在女儿肩上,父女俩边说边往前走去。我心里忽然羡慕起这对父女,想必这位父亲和女儿的亲子关系是成功的典范,或许他们代表了这一代父女关系的融洽,哪像我们这一代对父亲从来是望而生畏的。
    校门口,熙来攘往的身影,叙写着千家万户一个个难以言说的人生故事,它必将成为每个高中孩子走向成年踏上新的起点的最难忘的记忆,那里见证了父母风里来雨里去的接送,以及孩子们弹指之间的高中时光。 (财务部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