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母亲,听到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网上说”,总会露出懵懂和羡慕的神情。有一天,她用试探性的口吻告诉我们,她要买一部智能手机学上网,希望得到支持。
手机到手,她像个孩子拥有了心爱的玩具一样,整天戴着老花镜沉浸其中。母亲聪明好学,加上家人的帮忙,她没多久便学会了上网,还会添加微信好友,还自当群主为家人建了一个群。
母亲时不时地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消息,从时政要闻到名人轶事抑或是生活趣事。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她,对各种媒体报道都深信不疑,却不知如今网络新闻的特性。她对网上拼接的一些消息,并无太多分辨能力。有时候,她分享的内容已过时效,有些纯属虚构,在我们几次“恐吓”之后,渐渐地,母亲在朋友圈发消息少了,只选择她认为可靠的。
可她总也按捺不住,阵地转移到了亲人微信群,发的最多的当属养生保健类。记得一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文章创下了“刷屏”的最高纪录,直至遭到群友的批评和抗议。那次我们兄妹还为此事产生了小小的分歧。安静了一段日子,不久,母亲就又开始小心翼翼地崭露头角发消息了。儿女的身体状况她最了解,只要是与亲人健康相关的文章必定发来,以示提醒并乐此不疲,活脱脱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了。
在我看来,有些事情不用过分究其真伪对错,就像接受母亲的微信一样,先收下爱意就好。就算是一些养生谣言,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嘲笑她的天真。承认这是出于本身的爱,不管结果怎样,爱本身值得尊重和感动,别因为爱里的杂质就烦躁。先别急着顶回去,可以先答应下来,有机会再做解释,因为这不妨碍她给出的满满的爱。 (物业部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