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品类管理是一个由供应商和零售商共同合作、将品类视为策略性事业单位来经营的过程,专注于实现大多数消费者需求,最终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商品品类管理能为我们产生以下效益:
第一是不断提高的消费者价值。通过提高品类管理水平,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忠诚度,使之成为我们忠实的顾客,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是实现同行竞争的差异化,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通过品类的不同组合形成品类的价格带, 以及促销活动、供应商活动费用的支持等,可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第三是提高效率。通过品类管理,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货架空间产出率、提高人工效率,降低库存周转、货架缺货率。
第四是提高效益。通过品类管理,能提高商品毛利率、促销的投入产出率,提高新品引进的成功率,并能使引进新品更有针对性。
商品品类管控重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品类的规划:合理的品类层次。商品的品类层次决定了超市的档次。同品类的商品,不同价格带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第二是品类的饱满度:合理的品相数。面积一定时,就应投放合理的商品数,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商品数过多时,排得排面就很小,排面小就排不出饱满效果,并且员工多次查看货架是否货架缺货;如果商品太少,顾客就没有更多的选择。
第三是品类商品的合理布局。商品布局也很重要,商品之间的相关联性,货架的层数等都是布局需考虑的因素。
第四是商品的优胜劣汰。因为商品也有生命周期,不适合顾客的,长时间销量少,产生毛利低的就应当淘汰引进新的商品。
商品品类管控工具,进销存软件也有相应的报表以准确地为经营提供数据。有以下几个报表:
1、单品ABC占比分析表;2、商品清理报表带销量库存报表;3、新品引进试销期考核机构统计表;4、价格带分析表;5、品类营运管理综合日报表;6、营运重大异常报表。
商品品类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只有齐心协力,商品品类管理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商品产生效益最大化。 (信息发展服务中心 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