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创新“三部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经营的层次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从这一点来讲,创新就是适应新变化新需求所作出的前瞻性的调整。怎么去创新?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体会:
一、发挥员工和促销员的作用
在一个门店里专业最强的不是店长、也不是生鲜主管,而是我们的员工和促销员,他们每天处在工作一线,时时摆弄商品,处处与顾客打交道。他们最清楚我们的商品应该怎么包装才能更漂亮,怎么陈列才能更吸引顾客,怎么介绍顾客最容易接受,才能买得更多,了解顾客对商品的建议。这些都是我们面对数据、整日做计划和总结分析所得不到的。在员工管理上要本着“优点公开表扬,不足单独教育”的原则。多听来自员工和促销员工作上的想法,以及他们从顾客那里得到的信息;对于他们工作上的新想法,信任他们并尝试实现他们的想法。只有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参与,才能有新创意新想法,同时员工也能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和尊重,自豪感和归属感会更强,顾客也感觉更贴心,门店的业绩和销售也会增长。
二、没有灵感时到其他超市闲逛
这里的闲逛是不带市调目的地去竞争对手处,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普通的顾客位置,边走边看边思考,对于疑惑还可以和他们员工交谈。有时候在自己店里久了,习惯成自然,思想也容易保守,看看别的店利于对趋势的把握。
三、重视顾客的反馈
“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做到了吗?每周做两件事情:第一,每天至少要和3名来店的顾客聊天,就是在卖场边走边聊,了解我们的商品情况、我们的卖场服务,我们的各个环节情况。通过聊天就会从顾客的购物比较中发现,我们具体哪一个商品比竞争对手贵了,哪些商品缺货了,缺货的商品顾客会到哪家去购买;还有就是他们会给我们提一些看法,这些都是我们改进创新的出发点。第二,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入口开始跟踪一位顾客在卖场里购物,等整个购物结束了,和他们有个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走这条路线,为什么在这个商品前驻足没有购买等等之类的话题。很多创意都是根据顾客的建议第一时间去做的。
作为从事服务行业的一员,一定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信息的能力,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或许就会有新的灵感,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安全督查服务室 盖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