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决定着中华哲学、文化、政治的走向,其哲理包蕴万千,对于今天的管理工作也具有经典指导意义。同人卦是吉卦之一,应该说,不论对企业组织还是决策工作都有重要启发。
同人卦原文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彖辞的解释是: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吉利。有利于涉水渡河,有利于君子的卜问。象辞的解释是:同人之卦,上卦为乾为天为君王,下卦为离为火为臣民,上乾下离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这是同人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明烛天地,照亮幽隐,从而去分析物类,辨明情状。进一步说明,该卦显示的是管理者洞察幽微,向被管理者真心沟通和努力达成和谐的象,为的是求同存异一起实现工作目标。
宋代大易学家邵雍对该卦的结论是:“人类相亲,与人和同;所求皆得,无不称心。得此卦者,吉祥如意,与人合作共事更佳,上下同心,谋事有成。”何以言之?因为高高在上的君子(也就是“大人”)放下姿态去到城郭之外(“野”),和群众(非政治术语)聚集在一起,很明显,他在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恳切。上卦是乾卦,代表着“君子”光明磊落的态度和积极作为的姿势,有利于上情下达;下挂是离卦,“离中空”,代表着群众的内心是谦虚和恭敬的,乐意和“君子”交流互动,下情上达。可见,管理者的态度(亲和)、姿势(谦卑)和行动是非常关键的,它就是那把开启群众心扉的总钥匙。但管理者如果光有一个好的态度而迟迟不见行动,被管理者就会觉得管理者是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是一个只会画饼充饥的骗子――假如骗子招摇过市带领一个部门一个企业,那就会危殆将至了。假如管理者承诺了十分,但最终落实的却只有五分,那么群众就会觉得管理者是半心半意,刻意摆个pose走下过场罢了,长此以往,部门和企业就会形式主义盛行,大家都在应付公事,发展也就付之东流了。反之,如果管理者说做一致甚至只用行动说明一切,被管理者也就会积极响应亲而从之,不知不觉就会形成健康和谐、表里如一的企业文化,企业就会跨上康庄大道。
在组织行为学上,管理与被管理是一对矛盾。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某一位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上,我们就能发现该部门和企业的症结所在。矛盾无时不有,时刻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处理好这个矛盾不仅需要管理者的姿态,更需要管理者的行动,并且是快速地行动,而非麻木不仁、后知后觉和迟迟不动。
另外,同人卦还内含一个巽卦(二三四爻),预示着吉卦具备吉祥的同时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导致一定风险。巽者风也,风具有来去无踪、飘忽不定的特点,不好把握和预测,代表着不可逆料的事情。决策是计划的基础,也是执行的先导。决策者如果没有原则定性,有失中庸,那么组织就会“亚健康”,要么资源调配不利,要么管理臃肿,要么奖罚不够分明,要么上下离心,总之是乱象纷呈。部门或企业运行中会遭遇各种压力,或者来自内部,或者来自外部,或者内外交结,这样就会给管理者造成一定困扰,使之失去理性而患得患失、摇摆不定。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会当时立现,甚至影响企业外部形象,将来陷入更大的被动。执行也是一样。如果被管理者爽约,说做不一,或者变着法儿和管理者绕圈子,或者损人利己以权谋私,部门或企业也会走进窘境,使得企业被迫继续投入更大精力而愈发不见成效。风不仅具有来去无踪、飘忽不定的特点,还有像流感病毒那样的传染力破坏力,在不知不觉中陷企业于极度危险境地的能力。企业如果不能壮士断腕果断处置,任这颗毒瘤潜滋暗长,企业将在失去市场的同时把自身葬送。
阴消阳长,吉凶互易,好坏并存。同人卦发挥得当,就会“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发挥失当,就会上下背离,人心涣散,其害不可不察。
(安全督查服务室 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