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 或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 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儿时的“特色小吃”

当前位置:首页 > 丰华报详情 >
2017-11-14
点击
  

儿时的“特色小吃”

  儿时有许多自家的美味小吃,它虽然属于那个特殊年代,有着特殊的背景,却至今让我难忘。
  小时候住的是平房,冬天到了,和小伙伴们在外边玩耍回来,跺着双脚,呵着冻红的小手往家跑。一推开门,迎面一股暖流,心里也跟着温暖起来。小米粥稠稠的,溢着特有的香气刚刚熬好,煤炉烧得炉盖都红了,映得姥姥的脸颊也红红的。只见姥姥把地瓜洗净,切成厚薄适中的圆片放在一个用铁条编的箅子上烤,而我这时就会坐在火炉旁眼巴巴地瞅着。等到烤地瓜的香味愈来愈浓时,地瓜片也就外焦里嫩地熟了,我的哈喇子也跟着流了下来。
  等到哪天改善伙食有鱼吃的时候,姥姥会在鱼做熟后先把大的鱼骨剔出收起来。等过几天鱼味渐远,我的馋瘾又上来的时候,饭桌上就会像变戏法似得端放着一盘黄灿灿的“金豆子”,腥腥的、香香的,酥脆满口。哦,原来姥姥把先前收起的鱼骨剁碎后裹上面糊,洒上盐和五香粉用油炸成的“鱼骨粹”,美味又补钙,我和哥哥们吃得不亦乐乎。
  儿时我常患肠胃型感冒,发烧呕吐得厉害,几顿不吃饭。母亲坐立不安,不知哪天急中生智,做了一碗“酱油醋面条”,让我有了食欲。先在碗内用酱油、醋、香油搅拌均匀,作为调料,等清水下挂面煮熟后迅速捞入碗中,快速搅拌均匀,再加适量的清汤,一碗香喷喷的面就做好了。这个做法简单而且开胃的面条在我家流传至今。
  别看是一碗简单的面,要想做得地道却是需要技巧的。首先清水煮挂面,水量要足够多,面出锅后必须是清汤;其次挂面要煮至八成熟不能过火;再就是顺序,先捞入面条,待调料渍进面条变色后再加清汤。
  你也可以做一碗改良版的面,依照自己的喜好添加辣椒油、胡椒粉,也可放入香菜、韭菜、或葱末,还可点几滴蚝油、味极鲜,或在里面卧一个软软的荷包蛋。总之,可尽情发挥你的美食才智,来个我的美味我做主。
当吃腻了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吃嘛嘛不香的时候,来一碗“酱油醋面条”换换口味,保准让你开胃又开心。
儿时“特色小吃”的味道里,有贴心的亲情,也有回忆的温情。这种浓郁的味道,不单单是味觉上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印记。
                                 (物业部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