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 或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 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开足马力向前冲

当前位置:首页 > 丰华报详情 >
2017-11-14
点击
  

开足马力向前冲

    2月28日,公司成立禹田农庄田间管理专项工作小组,小组由赵刚杰、彭刚、宋金成、朱昭进组成,赵刚杰任组长。公司总经理程亚利亲自主持会议,对小组工作做了部署,给予小组大力支持。3月1日,小组即开赴禹田生态农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播春种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目前闲置的几百亩地种什么,怎么种,什么时候种,如何用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节约费用,怎样才能早见效益等一系列问题一股脑地涌到小组面前。
    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效能。小组成员都不是搞农业的,积攒的那点农业知识根本不足用。而且,土地地势、肥力等地况各不相同,农耕地和复垦地错杂相间。怎么办?组长小赵立即和大家会商每一个问题和细节,同时他发挥本地人的优势,打听种子、肥料和耕地、播种经纪人的信息。不论在田间还是往返农庄和公司的车上,小组每天都讨论,对种植规划进行修订,与连锁超市采购部对接,发展适于超市批量售卖的品种。荷兰土豆、大葱、莴苣、青椒等多种蔬菜,谷子、花生、甘薯等粮食作物,雪莲果等本地稀有果品相继进入小组视野。
    说种就种。土地一遍遍耕耘,整畦、浇水、育种、施肥等工序一一经过,然后就是播种了。3月12日那天,小组成员从早上六点半出发一直到晚上七点,冒着大风和寒冷足足干了一整天。薄膜不合乎要求,小赵立即开车到木村买。大家有的运肥、运水,有的跟在播种机后面覆土,防止薄膜被风吹走,还有的坐在播种机上集中精力察看传送带上土豆块的情况。风,出奇地大,吹得大伙眯起了眼,也把揭了的地膜吹上了天,带着呼啸声挂在洋槐树枝头,挂满了周围的篱笆。一袋化肥整整一百斤,土豆块也七八十斤,大伙手搬肩扛,踏在松软的泥土里,气喘吁吁。快到中午的时候,播种机撂挑子,司机说是液压油不足了。小赵一看时间紧,马上拉着播种机的东家去附近村子买液压油。但是,加了液压油还是不管用。无奈,司机只好开着播种机到邻近的村里找人修,下午4点多的时候才修好。快6点的时候,天黑了下来,播种机打开了灯,大伙在冷飕飕的风里,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播种。大家的肚子早就咕咕地叫开了,身子也像掏空了一样瑟瑟发抖,可是没有一个人喊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小赵三十出头,和老宋、老彭相比基本上是两代人,而小朱则比小赵小几岁。四个人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学历不同,这样的队伍怎么带啊?小赵很诚恳地对老宋、老彭说:“你们把我当成你们的孩子就是,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直接指出来。”他事事走在前头,联络客户,开车卸车,肩挑背扛,布置每天的工作以及注意事项,一点儿也不含糊,生怕完不成工作任务。3月17日播种雪莲果,他第一个驾驶田园管理机整地。手扶驾驶杆,手麻了,臂酸了,他忍着,用肘部顶着肚子驾驶着往前开,直到雪莲果畦子调好。整理大葱畦的时候,地很硬,机器不听使唤,一蹦一蹦的,而且扬起漫天飞尘,鼻孔、耳眼、头发、鼻翼两侧全是土。其余同事也都忙着驾车、盖膜、剪枝、培土、撒肥、灌溉。各项种植计划有序展开,空置的一块块土地都种上了。 
    加班加点是常事。傍晚回家的车上,经常听到小赵媳妇打来电话,隐隐约约听到她责问小赵是不是嫁给了土地,还记不记得回家。其实,他不是不想早点回家,只是农庄离家远,往返一趟得俩小时,实在是挤不出时间,更不要说接孩子了。说起三岁的女儿,小赵一脸歉疚,说一年之中都接不了几次孩子……
    连续的田间劳作,小组成员都很疲惫,但每个人都想干得快点快点再快点。此时此刻,公司领导的关怀也频频而至。处理外围关系,给农庄打井饮水,构建水网,联系通电,购买厨具,并组织员工们分批来农庄帮忙……一件件一桩桩都温暖着小组成员的心。弦儿绷得紧,干劲卯得足,小组就像一架开足了马力的战车,向新的工作目标发起新一轮攻势。
                                         (本报记者 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