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艺样”的家
妈妈今年已经近五十岁了,眼睛多少有点花,却改不了东裁西凑的习惯。就是给她丁点的碎布料,也能别出心裁地做点小玩意。如果去我家,东转转西瞧瞧,你会发现,大到点缀花边的窗帘,小到白酒瓶子上的网兜,都是妈妈亲手制作的。
或许是小时候生活过得清苦,迫使妈妈不得不缝缝补补过日子,但天生的心灵手巧使得她对剪裁特别感兴趣。从我记事起,屋里的大床前,就有一台硕大的老式缝纫机,值得骄傲的是,风风雨雨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依旧“嗒嗒”地陪着妈妈奋斗在一线上……
每每翻看儿时的照片,总会勾起我的回忆,上面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出自妈妈之手。有小棉衣、背带裤、小棉鞋,袜儿鞋帽,无奇不有,妈妈简直无所不能。那时候特别“痛恨”会做衣服的妈妈,当别的小朋友穿新衣服时,我总是穿着膝盖上缝着猪头的乞丐裤(因为小时候贪玩总跌跟头,膝盖蹭破了就用动物图案遮盖起来)。仔细想想,那大概是现在正流行的“布贴”吧。当别人可以穿一件新买的毛衣时,我总是穿着旧毛线织成的小开衫,上面布满了成群结队的小鸭子,还在领口绣上我的名字。当我眼馋一双小塑料鞋的时候,妈妈又很快加工出一双绣满碎花的小布鞋……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是多么幸福。现在她老了,再也做不了那么多。
妈妈喜欢去集市上收集碎布料,然后拿回来加工成不同的东西。我们家电视机上面的布子是用一些蕾丝拼接成的,带着细微的小波浪,有种复古的情怀。沙发坐垫是用一块块方格子布拼起来的,有点波西米亚的风格。喝水用的杯子外面罩了一个毛线勾嵌的杯套,一朵朵小花连接起来,甚是好看。再看看她的围裙,老粗布的,纯棉线的,有揽腰的,有系带的,各种各样。
闲下来的妈妈,总会打开缝纫机的罩衣,拿出各式各样的布料,不停地“嗒嗒”……不同的是,她的手不如以前利索了,还要叫我过去给她穿好线。我们很骄傲有个勤俭持家的妈妈,在我们不富裕的时候,也没有让我们穿得很寒酸。布艺样的妈妈带给我一个不一样的家。
(热心顾客 张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