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 或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 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小时候的年趣

当前位置:首页 > 丰华报详情 >
2017-11-14
点击
  

小时候的年趣

    现在好多人对“年”已经没有了感觉,甚至不愿过年,我却对过年一直是向往的期盼的,这源于儿时的一些记忆。
  小时候,进了腊月门儿,就开始有了年的味道。拿着刚刚发到手的《寒假作业》,来个速战速决,没几天的功夫就全做完了。留下来的时间就只等着过大年。
  那时候的零食少,袋装的各色小吃很难见到。就算是有也是大人托出差的叔叔阿姨们从外地捎回来的,所以金贵得很。爸妈怕我们偷吃,就用一个大大的草编绣花大包盛起来,挂在高高的墙上,等到过年的时候再拿下来。
  听说附近爆米花的来了,母亲就用一个布兜舀上一小搪瓷杯大米和玉米粒,再给我带上几个大布兜,和伙伴们结伴到一条不远的小街上去。老远就看见那里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这也是考验我们耐心的时候。眼瞅着那“铁葫芦”在炉火上一圈圈地转动,脚步一点点地挪动,希望也慢慢地近了。“轰”的一声巨响,一阵烟雾过后,顿时香气扑面而来,像珍珠粒一样的大米花和金灿灿的玉米花已经装进大布兜里了。
  腊月二十三,大扫除过后,便开始忙着做吃的。这可是我最乐意的差事,小尾巴似的跟在大人后面。蒸年糕、蒸馒头、花卷和脂饼样样齐全。这时我美滋滋地围在面板旁,选一颗大大的长相好看的八角在脂饼上印下几个漂亮的图案。
  紧接着开始炸年货了。母亲头戴一顶居委会大妈那样的白布帽,围裙、套袖也一块用上,坐在煤炉前炸那些提前腌制好的鱼、肉、丸子和排骨,然后一盆儿一盆儿地分开放好。我像一只馋嘴的猫儿一样乖乖地候在旁边,最先品尝刚出锅的美味。
  等到炸货、猪蹄冻、酥锅等冷盆菜都做好后,熟食就已经准备好了,年货也就办齐全了。等到年夜饭吃罢,大人们忙着包饺子、摆放糖果,我们小孩子便一溜烟儿跑到院子里玩耍去了。女孩子胆小,放的是“滴滴筋”、“小转蝶”之类的烟花,男孩子放的则是“二踢脚”、“钻天响”,煞是热闹。玩个痛快后打道回府,把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服放在枕头边,脸上带着激动和喜悦进入了梦乡。因为明个儿还要起个早五更呢。
  最让人兴奋的还是大年初一,我们保密许久的新衣终于亮相了,各个像孔雀开屏似的展示着,你瞅瞅我的,我看看你的,比比谁的更漂亮。等凑齐了人马,就开始拜年了。男孩子和女孩子兵分两路,我们女孩子的小队总是跑在那群贪放鞭炮的男孩子前面。每到一家齐声喊着“叔叔阿姨过年好”,他们总会抓一把糖果或花生塞进我们的口袋里。等拜年回来我们可谓是战果累累,新衣服的四个大口袋已经鼓得像个大蛤蟆了。
  听着远近的爆竹声,看着院落里“大地红”铺了一地,笑声问候声汇在一起,人们也都喜上了眉梢……  (物业部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