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势在必行
我们超市已进入成熟期,在看似平稳的同时,因缺乏活力和激情,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如果不及时注入新的激励机制,就会逐渐进入衰退期。因此,绩效管理势在必行。
超市初期经营方式主要以联营和租赁为主,是基于超市初期没有进货渠道和懂行的员工,为了减少管理难度。但这种方式也增加了中间环节,利润空间减少,降低了超市的竞争力。同时,由于经营和考核机制僵化,超市各区的销售和所创利润基本与该区理货员无关,虽然也执行提成奖励,但几乎流于形式,成了变相的“大锅饭”。员工的工作仅仅是补货,多销和多创毛利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以下问题:畅销品断货、滞销品不退架、超市面积利用率不足、自采商品不积极陈列和推广,等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绩效和收入不挂钩造成的。
超市员工多数都很年轻,属80后90后,都面临结婚、生子、养家、还房贷等压力。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很有特点:有激情、有知识、有主见,但很现实,注重眼前利益,与自己利益有关的拼命干,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不愿干、不多干。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就需要制定与他们的需求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才有效。
这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在柜组推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使员工的工资与所创销售和毛利直接挂钩,这既是对劳动的尊重和认可,也是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首先,通过弹性的薪酬体系,使一线的销售岗位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打消“大锅饭”的积习,彻底颠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工作思想,增加柜组、员工间的竞争意识,使员工工作态度更加积极,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其次,弹性灵活的薪酬结构也可以给人才最大的发挥余地,充分使员工各尽其才、才尽其用。第三,绩效管理使员工在获得物质激励的同时,更能在公开透明的工作环境公平竞争,避免潜规则,更便于优胜劣汰。
总之,只有将超市的人员工资与其所售商品的销售额和毛利额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全员促销、全员防损、全员搜集适销品种的目的,也才能提高超市销售额和毛利额,给超市注入活力。
(执行经理 张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