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有它的规章制度,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作为一个基层主管,怎样才能管理好本部门的员工呢?我以前误以为管理无非就是安排员工去做该做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员工是否有负面情绪,是否发自内心去工作。但自从我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就对管理有了不同的理解。
约翰逊是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愉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当他看见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是否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否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友好的语气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人就是这样,出现问题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为别人乐于接受。假使我们以命令的口吻去吩咐、命令员工工作,这样员工会很被动,看似“心甘情愿”地服从,却难免会让员工有不满、不情愿,如果员工带有这种情绪去工作,工作效率也好不到哪里去。反之,只要我们和员工之间多换位思考一下,多一点人情味,多一份理解,那么,不但大家心平气和、工作愉快,而且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不是员工不好管理,而是我们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恰当。换一种方式,也许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新店 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