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 或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 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当前位置:首页 > 丰华报详情 >
2022-08-04
点击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确保经营方针得到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的总称。企业内部控制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
      那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内控实务呢?以货币资金内控为例:
      1、根据企业组织架构、内部经营环境做好职责分工,实现业务分管、职务分离、相互制约。比如:出纳不得兼任稽核、档案保管、收入费用账目登记方面的工作;支票签发与出纳岗位分离;收付款办理与审核相互独立;出纳不得从事获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等工作。职责分工的目的,在于杜绝一人办理全部业务流程,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
      2、依据业务流程的关键风险点,合理确定业务信息传递程序。货币资金应建立规范报销申请和审批流程,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授权审批范围,真正做到资金收支有标准,授权审批有依据。同时,对会计凭证建立连续编号制度,业务传递盖章确认,逐级审核,分清责任。
      3、做好实物控制工作。现金、纸片、凭证账簿建立规范保管制度,除授权人员接近和使用会计实物资料外,限制其他人员接近会计资料。如:现金尽可能做到集中收付,大额现金及时存入银行,避免坐支现金、白条抵账情况的出现。
      4、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货币资金方面,应建立货币资金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监督,从不相容岗位分离、费用报销授权审批、会计资料日常传递、现金票据凭证账簿等会计实物的控制方面,切实做好业务关键风险点的识别,合理规避业务风险,提升企业运营效果。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一种手段,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惟有合理运用,方可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总经理办公室 郭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