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很多人有着被动思维:他们喜欢应付差事,还嫌自己的工作无聊、麻烦。而有些员工,则拥有主动思维:哪怕工作平凡,他们也能主动摸索,学到经验。曾看过一位女老总写的职场经历。她当小助理时,做的都是繁琐的小事。比如,帮经理贴好发票,拿去报销。但是她明白,只要有心,从小事里也能学到东西。
所以,她做了一个Excel表格,把她报销的所有发票,归纳成清单,记录票据上的时间、金额、业务内容、消费场所、相关人员。慢慢地,她就摸索出了商务活动的规律:她知道了,公司的应酬和聚会,举办频率如何、平均费用是多少;知道了做商务推广、公关时,该选什么档次、什么类型的地点。她还对发票上的活动承办商做了对比,既有横向的同业对比,又有纵向的历史对比,最后总结出,找谁策划活动,性价比更高。
通过票据上的经手人员,她了解到公司内部有哪些人才,外部有哪些人脉,知道他们负责什么领域,今后在哪些方面,可以找他们支援。后来,上司要筹划活动,她马上就能报出预算区间、备选地点;上司要处理公务,她立刻就能找到最佳人选。于是,上级对她赞赏有加,派给她更多任务,让她得到更多经验,她也就从经验中学到更多,表现得更加亮眼。最后,她一路升迁,顺利当上高管。她的思维,其实就是教育家库伯推崇的一种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叫“经验学习圈”。
这个模式是说,人要主动积累经验,然后对经验进行积极思考,把碎片化的东西进行梳理整合,再从思考中找到规律,最后把规律主动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又可以得到更多经验。通过这个循环,人就不断成长、完善。
拥有主动思维的员工,永远都在增值自己。他们勤于学习,善于积淀,当然会有不俗的发展。职场里,如果你被动应付,就会止步不前;如果你主动充电,才会别开生面。正如《致加西亚的信》中所言:“世界会给你厚报,既有荣誉又有金钱,只要你具备一个特点——主动。”能主动思考,是员工拥有老板思维的第三个迹象。这样的员工懂得,小事是知识的来源,主动是进阶的脚垫。
一个人能关注的事情是由容量的,就像电脑内存。如果你脑海里都是对现状的关注,把内存装得太满,就没有余力,去处理将来的打算。所以,当一个人把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眼前的满足上,就没有给思维留下足够的带宽,去考虑更好的发展。在心理学上,也有个概念叫“维持现状偏见”,是说有些人害怕变化,喜欢维持现状。即使改变是有利的,他们仍然保持惯性思维,不愿动弹。不思改变的人,就会固步自封,错失良机。他们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图稳定,不敢冒险。而拥有老板思维的人,则是积极肯干、求新求变,他们敢于跳出舒适区,一步步走得更远,自然能抓住新的机遇,开拓新的局面。
(丰华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