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 或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 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粽子往事

当前位置:首页 > 丰华报详情 >
2023-06-21
点击
  端午节,我知道除了在门口插艾草以外,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吃粽子。
  地域不同,粽子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南方除了有大米红枣粽子,还有咸肉、火腿、鸭蛋黄等,北方的粽子一般是红枣、蜜枣、红豆、黄米居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苇叶包大米、红枣的传统四角粽子。
  对粽子最早的印象是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红色娘子军》,女主角吴琼花逃离南霸天刚找到红军时,女红军拿出粽子给又累又饿的吴琼花吃。那时候都不知道那是粽子,问旁边的大人她吃的是什么?人家回答说是“粽子”。那是我第一次见苇叶包着大米红枣的粽子。看着电影上吃粽子,坐在下面边看边咽口水。那时是七十年代中期,还没有上学,不知道过端午,也没有吃过粽子。
  1979年秋,我开始上小学,二、三年级时与一个年龄同岁姓卜的同学非常要好,他经常到我家玩,我也经常到他家去,周末有时会趴在他家的炕上写作业。同村人有各种亲戚关系,我当时也搞不清楚,但我知道称呼他奶奶为“老奶奶”,他比我长一辈。有一年的端午前后,我又到同学家去,见到他奶奶马上叫“老奶奶”。老奶奶答应完,快步走到南屋里拿出来一个粽子,边走边剥着粽叶,说着吃个粽子吃个粽子。我也不客气,那时也不会说“谢谢”,接过去就吃了起来。新鲜的苇子叶,同学说那是他奶奶到苹果园里我村唯一长着苇子的地方去掰的叶子。白白的大米,散发着米香和苇叶的清香,里面包着几颗甘甜的红枣。记忆中那是第一次吃粽子,一会儿就吃完了,老人看了看我,就又去拿了一个粽子给我吃。同学奶奶包粽子,是因为这年端午是他姑姑结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老家的风俗是娘家包粽子看闺女。多年以后,我和父亲母亲多次说起那次吃粽子的事,在那个年代,生活都不富裕,很少有人这样大方。父亲说过他家早年是从外地搬到我村居住的,我的祖辈曾经与他们非常要好,关键是老太太见过世面,不小气。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端午节集市上开始有卖粽子的,吃粽子也不再是奢侈的事。80年代末来到潍坊,吃粽子也变得更加日常,学校食堂偶尔会卖粽子,每次回老家到长途汽车站坐车,在车站后面路上的国营饭店边上天天有卖粽子的,我经常会买上几个粽子,带回家给爷爷奶奶,他们平常还是很少吃。
  不知不觉间,三十几年过去,生活变得更好,现在,只要想吃,粽子可以天天吃。只是,时光一去不复返,物是人非到中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在同学家吃粽子的感觉和味道。
(安保部 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