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将不能正常浏览。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 或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 高速 / 极速 / 神速 核心。

老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丰华报详情 >
2020-05-11
点击
  周日休息,收拾地下室里的旧物品,找到了90年代初在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上学时的一个日记本,杂七杂八写了一些东西,其中一篇日记读起来竟然印象还是很清晰,回忆28年前东风街上的一件小事,抄记如下:
  九二年三月一号 阴 大风
  尽管好久没有用我这笨拙的笔来记录些许感受,提起笔来,却觉得并不陌生。这该是新的美好的开端,这一天我发现了几位好心人:
  八一礼堂一位看门业余蹬三轮的高师傅;
  第三干修所四幢一号一位好心的大姨;
  还有两个纺校的学生,一个是90棉纺班寿光的宋浩堂,一个是88棉纺班诸城的惠海。
  下午从文化礼堂看电影回来,沿路南边走,见第三干休所门前几个人围着一个中年女人。中年女人一身普通的农村人打扮:浅红色方格上衣,蓝裤子,带着泥巴的布鞋,微微发黄的头发扎成一束垂在脑后,中间夹着几丝白发,皮肤黝黑,牙齿整齐而微黄,不大的眼睛透出祈求的神情。
  原来此人说话不清,她不会说家在什么地方,只知比划着沿东风街向东,然后从东环路(现在的北海路)往北。从她掏出的五张三角的号码紧连的车票,大家猜测可能是寒亭。我用手比划着五路车从西面走的路线,她兴奋地点头表示我说得对。
  后来,干休所的大姨陪那个女人坐高师傅的三轮车去五路车站,我和宋浩堂骑一辆自行车和他们一起去。
  当我们在烈士陵园西叫住一辆开往昌邑的小客车后,我向司机说明了情况,司机问谁付车费。我用手势询问她还有没有钱,她摇摇头。干休所的大姨掏出了仅有的二元钱,蹬三轮的高师傅又拿出了一元给了司机。我拉开车门,叫她上了车,坐在了一个马扎上。她不会说话,就只好摆着手和我们道别,她那黑红色脸上感激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消防安保部 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