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火热的就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和哪吒二的爆火。一个科技领域、一个文化领域,看似是两个事件,但仔细一想不难发现,这两个事件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人才。一群年轻、知识储备丰富而又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他们不再甘于做既定成果的追随者、效仿者,而是争做行业潮流的世界引领者。深受震动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担忧,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企业该如何激发人的活力与积极性,既助力企业发展,又能壮大员工自身不被取代。
用Deepseek做了很多的测试对话,比如,问它一项具体的税务政策,它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显示出来;但是如果问它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它只会提供笼统的、官方的、难以落地的答案。首先,不得不承认其信息库的强大和检索能力的精准,然而我也在想,相较于AI,人的独特性在哪,明确人的独特性,进而找到激发活力的策略:
一、抓重点——明确目标,搭建框架
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通常需要以下几步:战略理解,目标拟定,框架搭建,深度挖掘,逻辑推理,执行落地。首先,明确要达到的目标。目标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这个过程考验的是人的沟通力、理解力、领悟力、抓重点的能力。然后基于目标,搭框架、做计划,框架是整体的,计划是具体的,明确主线,兼顾旁支。
二、做亮点——深度挖掘,逻辑推理
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深度挖掘相关应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明确任务的核心价值。如果遇上难点和疑惑,可以求助Deepseek,发挥它强大的检索能力和提供解决方法的能力,结合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将理论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计划步骤中,如此一步步靠近自己需要的结果。
三、定节点——强执行,勤反思
一切准备就绪,最关键一步就是执行,否则再好的准备都是纸上谈兵。执行过程如果是照搬硬套、照本宣科,拿财务核算来说,不用AI替代,目前的财务共享平台、将来的税务数字化和信息化都能取代。所以执行的过程,也需要我们具备辩证视角,敢于质疑经验、善于提出问题,大胆尝试新做法,这就是活力的来源,概括起来就是“抓重点、做亮点、定节点”。
活力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于每项工作任务之中,做活力也不是为了变而变,芝麻绿豆啥容易变就变啥,艰难的、重要的事情反倒搁置了。应该是从众多工作任务中抓住重点,在重点工作上分析研究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距离公司战略、部门目标差距在哪;给自身工作带来不便、困难的有什么;该类业务在外界或在政策上还有什么是可以进一步了解拓展的等等。意识上改变了、思维打开了,下一步就是理顺过程,怎么去一步步完成自己想做的这项改变,无形中也锻炼了自身框架搭建、逻辑推理的能力。如此相辅相成,每个活力工作的积累,既使我们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又解决了个人工作的难点,长远来看锻炼了自身无可替代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我们不能再做理论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从业务前端做引领者,做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让AI变成我们的工具,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方法,然后做目标计划的推动者、改进者。这就是活力创造,价值提升的过程。
(财务部 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