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采购是超市运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商品采购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企业运营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加强商品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合同约定。我们当前的采购工作主要是为销售做准备,最终的客户是广大消费者。从卖场到终端这段过程,我们需要为我们的客户负责任。如果是我们的直接责任,我们应自行为顾客解决;如果不是我们的直接责任,是供应商的责任,则需按法律规定对上游供应商追责。因此,必须要有明确的合同约定,合同约定是规范采购行为、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应与供应商就商品的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进行明确约定。对于商品质量标准,应尽可能具体、明确,避免因质量标准不清晰而产生纠纷。价格方面,应考虑市场波动因素,合理约定价格调整机制。交货时间和地点的明确约定有助于合理安排库存。付款方式的选择要在保障供应商利益的同时,兼顾我方的资金流状况。违约责任的设定则是对双方行为的约束,一旦出现违约情况,能够依据合同妥善处理。
二、确保商品可以溯源。商品溯源是保障商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我们采购商品必须具备完整的溯源要件,确保可以溯源。结合公司现状,所采购商品可以溯源必备的要件:有供货主体、商品名称、入库单、销货单、发票、付款证明相关商品的质量检测报告、合格证明等完整的证据链。同时,我们还必须知晓供应商的产品来源规范,厂家直销的,应有生产厂家的资质和产品证明;非厂家直销的,需有授权经销证明等资料。通过建立商品溯源体系,可以在发现商品质量问题时,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了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和口碑。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口碑反映了其在市场中的信誉和形象,也是我们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参考因素。在选择供应商时,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和口碑,如行业评价、客户反馈、媒体报道等,以确保双方能够切实履行合同约定。对履行合同约定有困难的,要提前友好协商解决。尤其要对退调货和应付账款有足够的把控程度,避免因对方的经营状况异常或因对方的法律纠纷等原因对我们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以降低采购风险,提高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规范采购工作,防范经营风险,需要在合同约定、商品溯源要件和供应商口碑等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商品的质量和安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不断强化内部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运营管理部 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