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条件变化,导致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存在差异,从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风险往往会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影响,外有政策、市场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内有财务、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企业若要追求长久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有效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唯有不断化解风险,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防控经营风险需要从四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建立规范完整的内控体系,重点从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授权审批、实物管理、资金安全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销售、采购、生产、库存管理、资产安全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业务开展有标准,管理监督有依据。同时,强化内部审计和监督,对各类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其次,重视风险培训工作,提升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各类专业培训,不断增强员工合同契约、款项收支、订单交付、实物管理等业务风险识别意识,定期开展各类风险识别演练,切实增强员工风险应对能力。
第三,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尽可能地识别业务操作中存在的关键风险点。定期对各类业务开展现状进行评估,通过运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及时识别风险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并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向公司和相关业务部门进行通报),给予公司一定时间的风险缓冲和应对调整时间。
第四,及时启动风险应急预案,进行合理的风险规避和分担转移。一旦风险预警后,要果断启动制定的应急预案,多种措施并进力求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持续跟进风险进展,不断调整应对措施,并借此对原有制度和流程进行针对性补强和完善。
以销售业务风险管控为例,让我们看一下如何有效防控销售业务风险。首先,企业要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销售业务流程,这是内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建立销售订单获取-销售合同订立-采购商品-货款支付-收货-商品库存管理-发货-应收款催缴等一套完备的销售业务操作规范,使得各部门能够清晰了解业务脉络和操作行为。第二,日常工作中增加销售业务操作规范的专题培训,确保各部门人员切实了解流程内容,提升人员业务操作能力。第三,通过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合理运用风险模型,果断识别销售业务的关键风险点在于合同订立和货款收支方面。因此,要定期对销售合同订立情况(涵盖条款内容、经办人员、纠纷处理等方面)和货款收支(向供应商付款以及向客户收款)进行风险评估,对合同订立不合规、货款收支不合理行为及时预警,减少风险积压造成的重大损失。第四,若出现应收款过大,难以催缴的风险时,果断启动风险应急预案。公司内部对业务人员进行追责,公司外部通过财产保全、法律诉讼等方式追讨货款,通过各种措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古语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企业的发展需要具备这种居安思危的精神,通过完善内控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各类业务操作规范,培训提升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运用风险评估体系评估各类经营风险,并果断通过预案予以处理和解决,以此方能不断化解经营风险,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总经理办公室 郭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