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我看到某知名美术教育培训机构打着只需39.9元便可体验4节美术课的宣传广告,如此实惠的价格让我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报了名。
在学习期间有一场亲子课——学习扎染。家长和孩子们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操作,扎染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把半成品用薄膜包起来浸染30分钟。在这空档,一个身材略显魁梧、头发蓬松的中年男子走进教室,据悉这是该校校长。他将孩子们带到另一个教室,说是去做手工,美术老师则给家长们讲解学习美术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讲到最后就是要让家长给孩子报常年班。
不一会儿,校长连同几位年轻的老师一起进来了。校长又简单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奖品后,就让孩子们登场了。只见孩子们每个人胸前都用彩色线挂着一个橡皮泥装饰物。校长让孩子们站成一排,孩子们便跟着大屏幕边唱歌边做手语: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因为有你,世界更美丽……眼前这一幕除了让家长们吃惊之余还倍受感动。孩子们现学现卖,在参差不齐的歌声之后,老师们热烈鼓掌,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了,接下来孩子们要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挂件给爸爸妈妈戴上,大家都陶醉在一片温馨幸福的氛围当中,这时校长仿佛给了家长们当头一棒:“现在报名还可以参加砸金蛋抽大奖活动,家长们赶快给孩子报名吧……”
老师们则来到家长身边开始做思想工作。美术老师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她微笑着,温柔地对我说:“姐,你看您的孩子对画画挺感兴趣,这几节课他学得也不错,下半年这个班还是我带,交给我你还有什么不放心啊……”校长见我一直犹犹豫豫也在一旁帮腔,耐心地问我不想报名的原因,像县长下乡慰问困难户般诚恳,我没有直接给予答复,只是说回家考虑考虑,然而他们却不给你机会,面对他们的再三“逼问”,让我有种中了“圈套”的感觉,然而却又有点不好意思拒绝,很是让我被动,好像不交钱是一种耻辱似的,而我也不能拉下脸来,唯有强装镇定来表示反抗。
包括我在内的还有几位家长没有报名,校长已让报了名的孩子上台砸金蛋,伴随着一个个金蛋金花四溅,校长用高亢的声音助兴:“又是一个一等奖!来下一个小朋友!”儿子果然坐不住了,在边上嚷着:“妈妈,我也要砸金蛋。”此时的我心无旁骛,眼睛直视前方,没有给儿子解释不让他砸金蛋的理由,回答他的话没经过任何修饰就直白地念叨了出来:“咱不砸,咱不砸。”边上的老师见状领着儿子走上台:“来来来,上来砸吧。”儿子当然求之不得,兴高采烈地就上去了,我只好强颜欢笑。虽然我知道即便是砸了我也可以不交钱,但是儿子已被他们成功“俘虏”,我孤军奋战着实让人尴尬,最后只好“缴械投降”。
不可否认的是该美术教育机构知名度高,办学质量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价格比其他地方高一些,就连卖课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就此营销策略来说,从一开始抛砖引玉——39.9元4节课,到后来以亲子课为由,动员家长缴费,再到后来走感动路线,加之老师们软磨硬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砸金蛋为杀手锏,直逼心理防线,一步一步,环环相扣,过程严丝合缝,不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无疑,这就是成功的营销策略。
(高新店 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