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各项事务纷至沓来,有的人能够合理安排,各类工作井然有序;而有的人却疲于应付,无法有效兼顾各类事务,往往顾此失彼。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不会统筹,抓不住工作重点,因此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重点、会统筹呢?
要巧用ABC工作分类法,达到重点工作不遗漏、基础工作不冲突。时间管理理论里面有一个四要素法则,即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ABC工作分类法,就是按照事情轻重缓急,分A/B/C三类。
A类包括:重要紧急和重要不紧急事件;
B类包括:计划外的紧急事情(计划内的紧急事情属于A类);
C类包括:不重要不紧急,却又对我们产生干扰的事件。
了解完什么是ABC工作分类法,具体事务中我们应该怎么操作呢?其实很简单,针对ABC三类事件按顺序进行处理,先做A,推迟B,记录C。A类工作,属于重点、紧急类工作,往往对工作业绩带来更大影响。因此,首先要集中精力解决A类工作,只有A类工作完成,才可以考虑B类工作。B类往往是突发的、非计划的,虽然重要性不是最高的,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B类工作,受限于突发性,往往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预留B类工作时长,合理确认和对待。最后,选择合适时间,手头时间空余时,集中力量处理C类工作。这种先重点后基础的工作安排,才能够合理统筹工作时间,达到效果和效率兼顾。
以近期费用把控工作为例,企业日常经营中,存在差旅费、招待费、运输费、宣传费等各类费用,要想合理把控费用开支,就要善于运用ABC工作分类法,把各类费用按照费用重要性、金额大小、发生频率等指标进行分类。比如:企业年度开支中差旅费、运输费属于发生金额重大、发生频次较高费用,自然被归类为A类;宣传费、会务费等属于突发性,即使金额很大、但频次很低,将其归为B类;日常零星采购之类的,属于基础性费用,将其归类为C类。费用把控实务中,我们需要按顺序,将A类费用作为费用管控的重点,通过费用分析、制度调整等手段合理控制A类费用发生;之后,在按照同样手段对B类费用进行控制;以此类推,先重点后基础,直至完成全部费用的把控。当然,每个企业不同,费用归类自然有所不同,需要我们合理分析,区别分类和对待。
哲学中强调,做事情要分清主次矛盾,事务中辩证看待主次矛盾的关系,不同发展阶段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同时要合理统筹主次矛盾的关系,达到有机统一。结合公司年度改革方案的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注重点、会统筹,合理运用ABC工作分类法,先抓重点工作,同时要合理统筹重点和基础工作,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两手抓、两手都不硬的情况。
(总经理办公室 郭冬)